项目背景:
四川某作物保护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农药生产的企业,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农药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有机物、农药残留、中间体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,对环境和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。
工艺概述:
预处理阶段:废水首先通过格栅、调节池等设施去除大颗粒杂质和调节水质水量。针对不同种类的废水(如高浓废水、高盐废水等),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。
物化处理阶段:采用混凝沉淀、离子气浮、多维电解等工艺去除悬浮物、胶体颗粒和部分难降解有机物。利用吸附剂、湿式氧化、MVR(机械蒸汽再压缩)等技术进一步处理废水,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。
生化处理阶段:废水进入生化处理系统,如UASB(上流式厌氧污泥床)反应器、A/O(缺氧/好氧)工艺等,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去除有机物。针对农药废水的特点,采用特定的微生物菌种或优化生物处理条件以提高处理效率。
深度处理阶段:生化处理后的废水可能还需经过芬顿氧化、氨氧化等深度处理工艺,进一步去除难降解有机物和杂质。必要时可采用膜分离技术(如超滤、纳滤、反渗透等)进行深度净化。
监测与排放:废水处理过程中应设置在线监测装置,实时监控水质指标。处理后的废水满足相关环保标准和排放要求,可排放至环境或进入市政污水管网。
处理效果:
废水中的COD(化学需氧量)、BOD5(五日生化需氧量)、氨氮、总氮、总磷等污染物浓度显著降低。出水水质稳定达标,满足《污水综合排放标准》(GB8978-1996)或更严格的环保标准。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和副产物得到妥善处理,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。